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8月12日至14日,“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陕西站艺术家杨晓阳、尼玛泽仁、张江舟、陈孟昕、王学辉、丁密金、李晓军、方向等深入榆林佳县与清涧县的艺术小镇,以画笔为舟,溯游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探寻艺术赋能乡村的多元可能。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彭雪杏摄影)

大美石窑:民俗长卷里的现代诗行

佳县大美石窑,90孔石窑依山层叠,组成了一个宏大的四合院,展现出陕北独特的石窑洞魅力。陕北民俗风情博览园内,狮头雕像或怒目如炬,或憨态可掬,将陕北人“生楞倔”的脾性刻入肌理;刻有“软几八塌,圪柳马爬”等方言俚语的石柱,以粗粝的质感记录着黄土地上的生存智慧。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大美石窑(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大美石窑(彭雪杏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大美石窑(彭雪杏摄影)

以回收的汽车轮胎为材料,将工业废料转化为充满张力的雕塑群,让艺术家们惊叹不已,狼的獠牙与勇士的肌肉在轮胎褶皱中若隐若现,既保留了材质的粗粝感,又赋予其史诗般的动态美。这种“变废为艺”的创造,恰似黄土高原的生存哲学:在贫瘠中挖掘丰饶,于废弃里孕育新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大美石窑(彭雪杏摄影)

峪口艺术小镇:废墟上的创意涅槃

清涧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雕塑家刘若望将一座废弃造纸厂改造成艺术容器。7.2平方公里的园区内,渡渡美术馆以“艺术与生态共生”为理念,将黄河文化的厚重与先锋艺术的锐气熔铸一炉。窑洞长廊中,玻璃顶棚将阳光切割成光影诗行,陕北的粗犷与现代的轻盈在此交织。艺术家们驻足田园景观区,看人猿仰望,听远古文明与当代意识的对话,看群狼俯冲,感受生命的力量。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彭雪杏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钱晓鸣摄影)

当废旧机械与麦田形成互文,当国际展览与乡土记忆同框,峪口小镇以先锋姿态证明:艺术赋能乡村,不仅是视觉的更新,更是文化基因的激活与生态理念的渗透。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佳县峪口国际艺术小镇(彭雪杏摄影)

王宿里:千年枣村的自然与人文交响

清涧县王宿里,这个因唐太宗屯兵传说与《人生之路》取景闻名的古村,藏着黄土高原最动人的生态密码。作为黄河岸边的“千年枣村”,百年古枣树群虬枝盘曲,累累硕果压弯枝头,与层层梯田、石碾石磨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田园画卷。晨起,薄雾笼罩窑洞群,如水墨氤氲;午时,阳光在沟壑间切割出明暗交响;傍晚,炊烟与晚霞共舞,黄河支流无定河如玉带环绕村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自然与人文合奏的乐章。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清涧县鱼儿峁(钱晓鸣摄影)

艺术家们的创作足迹遍布村落:有人支起画架记录梯田的光影层次,有人用镜头捕捉古枣树的枝干肌理。在乡村集市上,艺术家们与村民围坐交谈,将集市的喧闹、摊贩的吆喝、孩童的嬉闹,化作速写本上的灵动线条。夜晚,王宿里写生基地里非遗传承人白明理即兴演唱,沙哑的嗓音中,历史传说与人生哲理浑然一体。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写生团采风榆林清涧县王宿里(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写生团采风榆林清涧县王宿里道情表演(李晓军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尼玛泽仁在清涧鱼儿峁采风(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杨晓阳在清涧玉家河镇集市写生(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张江舟在清涧王宿里村写生基地(彭雪杏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陈孟昕在清涧王宿里千年枣园采风(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丁密金在清涧玉家河镇集市写生(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李晓军在清涧王宿里村写生(吕少帅摄影)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方向在清涧王宿里村写生(吕少帅摄影)

艺术守望:黄土高原的精神图谱

三日的采风,虽小镇创意各异,但艺术家们共享着同一份初心——以艺术为桥,连接乡土的过去与未来。当艺术不再局限于展馆,而是扎根乡土、滋养社区;当乡村成为创作的源泉,而非被改造的对象——黄土地上的每一道沟壑,都能成为时代精神的刻痕。这场采风行动,终将成为艺术与乡土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正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孕育着未来的新生。

此次“行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则为写生创作行动提供支持。

尼玛泽仁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张江舟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陈孟昕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丁密金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李晓军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方向的写生作品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走遍中国·榆林艺术小镇采风:艺术重构黄土高原

责任编辑:韩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