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郭全忠、蔡超、刘健、张江舟、王学辉、李晓军等国内知名艺术家齐聚吕梁临县,以碛口古镇与李家山古村落为艺术锚点,回溯晋商文化的千年脉络,探寻黄河商贸的辉煌印记,于黄土高原的沟壑间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写生团采风碛口古镇(罗兴摄影)
写生团采风碛口古镇,李晓军、张江舟、钱晓鸣、刘小艳、蔡超、张渊红、王学辉、郭全忠(从左到右)(彭雪杏摄影)
碛口古镇,因黄河河道狭窄且暗礁密布,成为明清时期商人运货的重要中转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一度繁荣昌盛。艺术家们漫步于碛口古镇明清商铺林立的黑龙庙街,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驻足于漕运码头斑驳的拴马石前,黄河浪涛与驼队剪影交织,百年前银票翻飞、算盘噼啪的市井喧嚣仿佛在耳边回响。这里,黄河奔涌与驼铃阵阵交织,窑洞炊烟与商铺旌旗相映,宛如一座晋商文化的“活态博物馆”,生动展现着那个时代的商业繁荣与文化交融。
写生团采风碛口古镇(钱晓鸣摄影)
写生团采风碛口古镇(彭雪杏摄影)
写生团采风碛口古镇(彭雪杏摄影)
李家山村,这座拥有550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古村落,由明清时期的李氏家族精心打造。村落依黄土山坡而建,面南背北,整体布局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与碛口古镇“共兴衰”,如同一幅立体的黄土高原风情画。其依山就势、层层叠叠的窑洞群落,随碛口的繁荣而兴盛,又因商贸的变迁沉淀出独特的生存智慧。著名画家吴冠中曾为李家山的窑洞群落倾倒,赞其为“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窑洞设计坚固巧妙,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彰显着古人的建筑智慧,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前来探寻灵感。
写生团采风李家山古村落(彭雪杏摄影)
中国文促会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山西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地面遗存之丰厚令人惊叹。从窑洞到四合院,从砖雕木刻到日常器物,这些遗存完整保留了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基因密码。它们看似遥远,实则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亲切见证,既是三百年前先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写生团采风李家山古村落(钱晓鸣摄影)
近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山西站活动正火热推进,一场探寻文化根脉、汲取艺术灵感的采风之旅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
山西省美协主席王学辉,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精心策划了为期10天的行程,选取河曲和吕梁碛口古镇这两个能充分反映山西历史和地貌特色的地点开展采风。他表示:“碛口古镇是吕梁山的璀璨明珠,自古便是晋陕蒙宁四省通衢的咽喉要冲。这里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依黄河而立,是晋商文化积淀深厚的黄河重镇,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创作素材。”
此次采风活动,艺术家们以画笔为媒介,将碛口古镇与李家山古村落的文化魅力诉诸笔端,不仅为艺术创作积累了鲜活素材,更让晋商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艺术力量。
“走遍中国”行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则为写生创作行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