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山西站的杨晓阳、郭全忠、蔡超、刘健、张江舟、陈鹏、李晓军等艺术家,带着对黄河的炽热向往,奔赴山西河曲古渡口和石径禅院,开启了一场探寻黄河自然与文化魅力的采风之旅。

写生团采风黄河古渡(彭雪杏摄影)

写生团采风黄河古渡(刘雪雷摄影)
河曲曾是“走西口”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无数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拼搏奋斗的艰辛。当艺术家们初临黄河龙口,眼前的景象瞬间震撼了他们。高耸险峻的峭壁,似是大自然用巨斧精心雕琢,尽显刚健雄浑;峭壁之下,是深不见底的河谷,让人望而生畏。

写生团采风黄河古渡(彭雪杏摄影)

写生团采风黄河古渡(彭雪杏摄影)

陈鹏、王学辉、邢斯恬、杨晓阳、郭全忠、蔡超、刘健、张学聪(从左到右)(钱晓鸣摄影)

李晓军、邢斯恬、张江舟、陈鹏(从左到右)(彭雪杏摄影)
船工们为平安渡过黄河龙口峡谷中险恶的“神门”与“鬼门”,于佛洞之上修建了石径禅院,虔诚地向佛祖许愿祈福。石径禅院由禅院、栈道、佛洞巧妙组合而成,穿过砖砌小洞、自然石阶、独木桥和“悬空界”,便来到黄河悬崖绝壁上通往弥勒佛洞的悬空石径。这条石径全长百余米,两岸峭壁百丈,俯瞰之下,令人心惊胆战。百余丈深的悬崖峭壁似被利刃劈削,直立如屏,黄河奔腾咆哮。来此朝拜的人们,将树枝或草棍放入石缝中,若树枝或草棍不倒,心愿便能实现,这一独特的习俗,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温馨的色彩,也体现了黄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弥勒佛洞的悬空石径(彭雪杏摄影)

将树枝或草棍放入石缝中祈福(彭雪杏摄影)

郭全忠采风禅院修缮工人(彭雪杏摄影)
艺术家陈鹏激动不已:“亲临山西河曲古渡口,这里峭壁高而险峻,黄河在峡谷间汹涌翻腾,磅礴之势尽显无遗。这跟在远处看、看图片或看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种激情澎湃的意蕴和具有独特韵味的黄河文化。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回顾历史、汲取文化养分的机会,更点燃了创作激情,带来全新素材,对丰富艺术语言、塑造个人风格意义重大。”

陈鹏在悬空石径写生(钱晓鸣摄影)

陈鹏的黄河古渡写生作品

陈鹏的黄河古渡写生作品
艺术家们不仅被这绝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所吸引,更被黄河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打动。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无数英勇无畏的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面对艰难险阻,从未退缩,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这种精神,如同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这种雄浑壮阔、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宛如熠熠生辉的灯塔,将长久地照亮“走遍中国”艺术家们的创作征途,激励着他们不断锤炼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净化心灵,进而创作出更多洋溢着健康气息、蕴含着丰盈内涵的艺术佳作。
此次“行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则为写生创作行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