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张江舟说道:“草原民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淳朴的民族。写生是一个修心养性的过程,我想这对人的品质的提升、对美好心灵的塑造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次踏上内蒙古草原,大家都有一种极度的兴奋感。我想这次一定会收获满满。”

7月20日上午,阳光倾洒在内蒙古草原上。怀着对草原文化的炽热向往,“走遍中国”内蒙古站的著名画家杨晓阳、刘健、曾来德、马国强、张江舟、梁占岩、范扬、张立柱、林容生、李晓军、邢斯恬等再次来到那达慕风情园。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写生团采风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罗兴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写生团采风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彭雪杏摄影)

赛马、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项目是那达慕的灵魂所在,它们承载着草原人民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赛马场上,骏马如疾风般飞驰而过,骑手们身姿矫健,与马融为一体,在赛道上风驰电掣。搏克比赛现场,两位搏克手身着传统服饰,相互对峙,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每一次的扑、抱、摔,都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射箭场地,选手们飞马疾驰,手持弓箭,眼神专注而坚定。他们拉弓、瞄准、射箭,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箭如流星般射向靶心,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沉稳的心态。艺术家们有的用粗犷的线条勾勒出骏马奔腾的动态,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速度感;有的则用相机记录下精彩瞬间,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想要将这草原上的豪迈气魄完美呈现在画布上。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彭雪杏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邢斯恬提供)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罗兴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范扬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写生(邢斯恬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李晓军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钱晓鸣摄影)

除了观看精彩的表演和竞赛项目,艺术家们还深入到非遗展示区等特色业态区域与牧民交流。在这里,他们看到了阿拉善仿古地毯制作、传统驼具马鞍制作、皮雕、沙画展示、独特的银饰制作工艺以及悠扬的呼麦表演等。牧民们热情地向艺术家们介绍着这些非遗项目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们认真地聆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与牧民们进行深入探讨,探寻草原文化的根源和发展脉络。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杨晓阳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写生(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写生团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张立柱、梁占岩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罗兴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写生团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采风(马国强摄影)

在这场那达慕盛会中,“走遍中国”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眼睛发现美,用他们的画笔记录美。他们与草原人民亲密接触,深入探寻草原文化的密码,将草原的力量、豪情与文化的根源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相信在他们的笔下,一幅幅展现草原文化精髓的艺术作品将诞生,为中华文化的宝库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张江舟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写生(彭雪杏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林容生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写生(钱晓鸣摄影)

“走遍中国”写生那达慕:探寻草原文化密码

邢斯恬在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写生(钱晓鸣摄影)

“行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为写生创作行动的支持单位。(作者:彭雪杏 钱晓鸣)


责任编辑:韩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