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写生创作行动开门红,首站内蒙古收获满满

钱晓鸣、彭雪杏

7月18日—27日,“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内蒙古的写生创作活动,收获满满。“行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为写生创作行动的支持单位。

内蒙古站活动由“行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张江舟带队,著名画家杨晓阳、刘健、张江舟、曾来德、马国强、梁占岩、范扬、张立柱、林容生、李晓军邢斯恬等十位艺术家,先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盟采风写生。

图片1

写生团成员合影  彭雪杏摄影

19日,写生创作团冒着大暴雨观摩第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大会,杨晓阳、范扬穿着雨衣现场写生。杨晓阳主席还现场接受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的专访。在呼伦贝尔盟,写生创作团先后到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苇子坑嘎查那达慕大会,通过自治区一个蒙古族村那达慕的比较,写生创作团既感受到了自治区级那达慕的宏大气势,数万人欢呼的宏大场面,也深入了解了蒙古族村庄朴实、真切的生动场景。更为难得的是写生创作团还集体出席了一对蒙古族新人的布里亚特婚礼,近距离感受到了蒙古族庄重、深沉而热烈极富民族特色婚庆场面,出席婚庆各个年龄段的亲朋穿着多彩的民族盛装德高望重的长辈对新人的祝福和教诲说唱环节,新郎新娘婚礼中的换装礼节都给艺术家创作留下深刻印象。随后,写生创作团参观了呼伦贝尔博物院,了解了呼伦贝尔市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和深厚的草原文化,受到了包海明院长的热情接待。连日来,艺术家们在不断收获和思考中,7月26日举行写生创作团座谈会畅谈感想。

图片2

35届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大会马队 钱晓鸣摄影

图片3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苏木苇子坑嘎查那达慕大会 钱晓鸣摄影

图片4

蒙古族布里亚特婚礼 德高望重的长辈对新人的祝福和教诲 钱晓鸣摄影

图片5

写生团在蒙古族布里亚特婚礼婚礼与新人合影 罗兴摄影

图片6

呼伦贝尔盟人物写生 彭雪杏摄影

图片7

走遍中国写生团内蒙古站座谈会 钱晓鸣摄影

“创造概念,冲击极限”,推动高原向高峰的突破。


在写生创作团座谈会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本次行动组委会主任杨晓阳认为:当下的美术界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创造概念,冲击极限第二层是完成国家任务,完成社会需要任务第三层是教书育人,第四层是自娱自乐。老干部儿童画是自娱自乐,我不需要你教,我愿意怎么就怎样画。美术学院,它就是教书育人,把历史都要总结起来,要传承下去,使得它不要磨灭。再上一层就是国家画院、中国美协组织的重大工程,就是给国家完成政治任务,表现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最高一层是要有文化自觉,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比自信要更加本质,因为这个自信是建立在你的自觉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杨晓阳强调,以往的写生活动往往都有一个可预见的结果。一个时期以来,美术界都在讨论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实际上我们是有高峰的,但总体数量不足。而数量众多的作品,又没能在质量上突破。在我们这次“写生创作行动”中,要“创造概念,冲击极限”,打破以往那种“可预见的结果”的局限,推动高原向高峰的突破。

图片8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本次行动组委会主任杨晓阳在呼伦贝尔盟写生 钱晓鸣摄影

中国文促会书记、副主席、行动组委会副主任曾来德:自杨晓阳同志就任中国文促会主席以来,中国文促会的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变化。我们团队许多成员来自国家画院,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在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各项工作。近年来,中国文促会秉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重点推进了三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一是“五星出东方· 国际美术大展”(中国文促会成立30周年庆典展), 这是中国美术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展览,其意义在于对中国当代美术界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审视和检阅;二是“共筑和平——2024(巴黎)奥林匹克美术大会”, 该活动站在国际美术的前沿,由中国人主导,成功举办了一场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美术盛会,与奥林匹克精神交相辉映,有力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其影响是深远的;三是“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 这是一项系统、长期、全面的艺术工程,旨在深入祖国山河,梳理其壮丽景色、深厚文化、悠久文明以及五十六个民族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为创作积累鲜活素材。实施“走遍中国”写生行动,意味着要全面动员中国美术界的整体资源,这是一般机构或个人难以设想和调动的,中国文促会凭借其学术高度和艺术底蕴,成功地将中国美术的核心资源,尤其是60岁以上的代表性艺术家们,汇聚在一起。中国文促会下设的十几个专业艺术院,是我们的强大依托和后盾,确保在国家层面有效地凝聚和保留这些顶尖艺术人才,这是我们有信心推动如此宏大计划的底气所在。我们肩负着与时代同行的使命。在国家和社会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汇聚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艺术人才,共同创作出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并得以传承的经典文化艺术成果。我们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艺术家加入我们的行列。最终,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以画笔和艺术作品,走遍祖国各地,履行我们这一代艺术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图片9 

写生团成员合作作品 中国文促会书记、副主席、行动组委会副主任曾来德题字  彭雪杏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美协原秘书长刘健:这次行动杨晓阳主席提出学术性、创新性、时代性、国际性“四性”,作为美术家在写生共情的同时发出自己的个性和创新的声音。“四性”我觉得相对独立是统一,学术性和创新性两位一体,国际性和时代性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文化历史民族特色与中国式现代化。我在那达慕现场深受震撼感动。“四性”形成了这次行动”的品貌成果值得期待。来到蓝天白云的大草原,作为美术家个体,除了对自治区那达慕宏大场面和壮美的文化呈现等让我们叹为观止使我强烈地感受到,生活内蒙古大草原多民族他们多元文化融合互动,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次看了锡林郭勒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那达慕和今天苇子坑嘎查(村)那达慕,我觉得两个那达慕有和而不同。我更喜欢苇子坑嘎查(村)的那达慕,它更能体现吉祥草原、守望家园、敬畏自然生命那种精神的原生态,更能激发我们美术家的艺术原创性

图片10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美协原秘书长刘健 呼伦贝尔盟写生 钱晓鸣摄影

“精神实践”促使人思考人生与行动

行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内蒙古首站领队张江舟表示本次写生活动包含从“那达慕”到俄罗斯民族乡,再到布里亚特婚礼等一系列深度体验。虽然实际绘画创作不算多,但整体体验极为丰满,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与速写。这种经历对艺术家的成长作用巨大,它正逐渐成为艺术家进行精神实践的过程。

我们常谈“精神体验”,但我认为此次写生创作行动更是一次“精神实践”。相较于“精神体验”,它更具行动性和实践性,而我们的活动恰恰体现了这种特质,因此我认为它是一次精神实践。“精神实践”的核心在于促使人思考人生、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终极命题,并致力于付诸动。

图片11

行动组委会执行主任、内蒙古首站领队张江舟在那达慕现场写生 彭雪杏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河南省文联、省美协主席马国强认为:草原写生我来了多次,特别是这一次沉进去感受草原的变化,少数民族精神面貌真是变化很大,他们始终是饱满的精神状态。我自己想了个词叫技术性写生和精神性写生。这一次采风我觉得应叫“精神采风”,技术采风是“小采风”,“精神采风”是“大采风”。这一次让我们沉浸到生活中,这“大写生”是一种精神体验、心灵体验,我们几个都感到虽然技术性的写生少了一点,但感受特别深。因为我来过几回,这一次好像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方面的了解比过去深,我相信这可以体现在我们的作品里我想拿作品说话,把画画好,力争画出我自己满意的画。

图片12

写生创作团成员、河南省文联、省美协主席马国强 内蒙古草原采风 彭雪杏摄影

写生团成员、原国家画院国画院院长梁占岩:这次出来我觉得是一个多少年没有的感受。那么多吸引眼球的地方,从锡林郭勒到呼伦贝尔,草原上婚礼我确实有一种感触,有触动,实际上就像女儿出嫁的时候那种割舍不了的一种亲情。看着那些老人在那儿唱,我觉得在唱的时候肯定对儿女有很多祝福和嘱咐的,还有告诫他,希望他一生平安是吧?希望他能够回来看看,一种人性的愿望。我觉得草原上的亲情实际上是挺打动人,这和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存体验有关联。美术创作,更多的不是说画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而是你赋予绘画多大的意义,创作更多应该是有感受,有切身的体验,有真情实感的一种投入。这次行动确实给我的绘画带来一些营养,回归到一个画家当初的那种本色状态,希望以后多有这样的活动。

图片13

写生团成员、原国家画院国画院院长梁占岩在呼伦贝尔盟写生 钱晓鸣摄影

用擅长的语言表达对时代的认识和理解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范扬:这次写生采风行动第一站选择了内蒙古大草原,确实很让人激动。蓝天、白云、绿地,观摩草原那达慕大会,其声势浩大的万马奔腾象征着祖国的伟大,草原的辽阔,非常地道,这种气势让我非常激动。画了很多速写,我准备把这些素材和我现场的感受再回去进一步,做一些大创作,发挥我的个性化语言的特色,放笔直取,把这个在暴雨中草原那达慕大会蒙古族同胞载歌载舞的气势画出来,把那种在辽阔草原自由驰骋的气概画出来。

图片14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范扬在那达慕现场写生 彭雪杏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立柱:中国文促会这次"行动"确定的一个准则就是选妥人员,确定受邀请的艺术家具有学术品位与国际视野,并且"一人一品"有个人的艺术面目。文促会将平台搭好,让这些艺术家在"行动"中获得感受,激发创作灵感,用自己擅长的艺术语言努力表达独特感受,是高明的安排。好艺术家对学术都有神圣感与精神担当,选出好艺术家参与是事业能成功的首位。这是我第一认识第二,内蒙古行给我触动显明,蒙古族音乐易触击人心灵,这次十天行我获得了更直接的感受,马头琴一拉动,就是情感的流淌,我们陕西秦腔也属易撞击心灵拨动心弦的艺术,我就想寻悟体会出这两种乐理能给我绘画以启廸。

图片15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立柱在呼伦贝尔盟草原写生 彭雪杏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家画院研究员林容生:我觉得写生很重要,近十多年来,我每年选当年写生作品出版一本写生集。我第一本写生集是2014年出的,把前面几年画的一些都集中到这里。后面每一年都有出去写生,每年都选100来张结集出版。山水画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有具体的地点,所谓纪实性山水。另一种是没有具体特定对象、地点,实际上是营造的一种意境,重在表现出画家个人追求或者说向往的山水形态,是理想化的山水。我的写生既要有鲜活的现场感,又要表现自己的笔墨追求。

图片16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家画院研究员林容生在呼伦贝尔盟草原写生 钱晓鸣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晓军:作为花鸟画家,我是抱着一种花鸟这种状态来的,但是和画人物、山水画家在一起摸爬滚打多少天,看着他们的写生,看他们画画,为自己的花鸟的境界,互相借鉴,打开了一扇窗户,体察到自己的单独学科之中所缺失的东西,是为自己绘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好的综合形式的境界方式。再一个是人性的感悟。写生创作团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人性方式,体验画家的人性方式,体验老百姓的人性方式,都是提升自己人性方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绘画中,最重要的是人性的提炼和把握。从总体的把握中,感知自己个性,从个性之中又回归到共性的过程之中,有益于自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自己个性。

图片17

写生创作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晓军在呼伦贝尔盟写生 钱晓鸣摄影

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呼伦贝尔市美协主席图力古尔:很荣幸迎接“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首站选择内蒙古,并到访呼伦贝尔呼伦贝尔市一直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包括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内容。这次行动是对呼伦贝尔市当代发展的时代记录!

图片18

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呼伦贝尔市美协主席图力古尔带领写生团参观非遗馆右二

鄂尔多斯市美协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刘闻涛:这次采风创作既看到了各位老师们的风采,又深化了对内蒙古发展的认识。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能有一些新的突破,“草原画派”走到今天,将来的路它怎么往下延续,怎么发展?站在全国的美术这种高度,甚至在国际的视角,草原画派将来何去何从?

图片19

鄂尔多斯市美协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刘闻涛写生 彭雪杏摄影

写生创作团成员、澳门画院副院长邢斯恬:这次参加采风行动开篇内蒙古站,不仅为日新月异民族风情所吸引,更为团里前辈老艺术家精湛的艺术和认真投入的激情所感动,真正的艺术就是要打通火热的生活和生动的人性。

图片20

写生创作团成员、澳门画院副院长邢斯恬在那达慕写生 钱晓鸣摄影

最后,杨晓阳主席说:“走遍中国行动”今天只是一个开端,当全国34个省市走遍了以后,就从“行动”变成了“工程”,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一定会具有一定的影响的。写生是一个行动,创作是一个过程,它记录了我们自己的状态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希望这个行动起到推动带动鼓动作用,让参与者能够从我们做起,对文艺和文化问题,尤其美术问题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










责任编辑:韩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