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开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致辞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以艺术的形式加强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推动文化更加开放和包容,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由书画频道主办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于9月3日上午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书画频道美术馆举行开幕式。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夏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75494D19-EAE5-4DE0-8283-8E930843F7C5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夏潮

尊敬的陈主席,蔡部长,各位艺术家,大家上午好。

让我来讲话,无论是哪个角度上都不合适,在座艺术家多,前天碰到蔡部长,我说晓阳办展览,让我也说几句;蔡部长说“你说最好”,经请示蔡部长说同意,说你在文联,晓阳是文化部的下属单位的负责人,我是文化部的前部长,文化部的人出来讲,如果是艺术家的身份是可以的,从其他的角度,同事的角度不太好讲,这个意思我理解。

我知道晓阳大概是在07、08年的时候,文联现在我们的老领导志刚同志在,我记得那一年是美协好像是要换届,是六届的时候要换七届,胡振民、覃志刚、李牧他们就在琢磨,我当时还不在书记处,我在国内部,估计有几个领导同志推荐了杨晓阳,我也不知道,因为咱也不是决策者,08年换届一看不是杨晓阳啊,几个月以后很快调到文化部的画院来了。蔡武同志因为08年就任了文化部长,文化部蔡武同志在,赵部长也在,杨部长当时还在文联,还不在文化部,蔡部长到文化部以后就把晓阳调来了,当时我就有这个印象,我就看了一下这个人的情况,此人不简单。倒不说刚才王平讲的,20多岁骑个自行车4000公里,从西安骑到新疆,也是走丝绸之路。这个是做大事的人。这个人35岁就在西安美院主持工作, 37岁,三十八九岁就当了院长。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个时候,高校里面的一把手,确实当时还找不到这样年轻的,后来我们潘鲁生也是30多岁不到40岁当的山东职业学院院长,就是说当时30多岁能主持一个大学里面的全面工作,所以我想在国家画院他会有一番作为,这是说的题外话。

我在文联这么多年,因为他也是我们美协的副主席,加上我们一直在这个圈子里,所以大家打交道很多,我感觉杨晓阳是这么一个人,这个人有格局、有眼光、有胸怀、有担当,这是四个有。这个格局是大格局,所有格局不是一时一地,在一个单位把这个单位谋划了,他在美院搞了个大美院、大美术、大写意,他的一套理念当时是很有影响的。画院当时是中国画创作组,后来改成中国画研究院,再后来搞成国家画院,当时好像蔡部长还没来,家正同志说那个时候的国家画院实际上就是一批国画的画家在那里,编制也就是六七十号人。晓阳来了这么多年,他把这个单位现在弄成了一个,包括美术创作、美术研究,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当代艺术、装置艺术(公共艺术)、理论研究,媒体、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出版,教育培训整整一体化的国家队。当然这还在过程当中,还有人后续的一步一步接着来,他在前几任院长的基础上将国家画院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所以我想一个人有没有格局,有没有眼光,确实是对一个单位的发展非常重要。现在画院作为一个国家队,杨晓阳经常提出“我们国家画院是一个国家队”,中国画、整个美术事业的国家队应该做出不一样的业绩。有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学校,一个中小学或者一个大学,在美学教育上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国家队在艺术上要跟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之林当中,留下中华民族自己的声响和色彩,要和其他国家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一起引领人类前行的方向。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这个地方一定是要有眼光的、有格局、有思想的地方。再比如说,还搞了一带一路的国际美术工程,不是仅仅让中国画家走出去,画人家的东西,人家也要画,多种文化的交融、切磋、结合、融合,这样的共同发展。所以他这个思想理念是比较超前的,格局是比较大的,眼光是比较远的。这样一个人,实话说60岁退休是有点可惜的,这是第一个。

谈到胸怀,你说他那么几十号人的一个单位,他能做出什么呢?他胸怀宽广,方方面面的人,前后左右的,文化部内外的、艺术研究院的、中国美协的、美术学院的,他都可以请来,用各种各样的名分,你能调来就调进来,调不进来没有编制可以安排研究员或者兼职的名义,反正大家都为我所用,一起来这地方开班带徒弟授业,一起在这地方从事创作,一起来给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他把这个地方办得风生水起的,这个是胸怀,这个是不容易的。

晓阳用人,体制内外、创作艺术风格不一样,理念不一样,只要是为了事业的发展都可以拉来。当时文化部的蔡部长找了这么一个国家画院院长,文化部还有在座的文章院长我也是很佩服的,在艺术研究院也是把八方诸侯都能捏到一起的。所以我就想,杨晓阳他当然是一个画家、艺术家,他也是个美术理论家,他同时是个美术教育家,但同时他更是一个美术事业行业的管理专家!毛主席在文代会所讲,你们是人民的文学家,是人民的艺术家,是人民文学艺术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人民欢迎你们,所以我们欢迎你们,他就是多重身份在一起,这是我谈的第一点想法,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向杨晓阳表示我的敬意。

当然,有格局的人、有胸怀有眼光的人、想做事想做大事的人,他往往有些事情会不一定很周到,晓阳在那地方搞什么八大院十大院,晓阳要盖楼,把那么大一个楼搞起来了,现代化的楼,他要去跟那些企业、区里面、市里面的人征地谈判,这个时候杨晓阳同志没有出事儿,当然可能有不周到的地方,会有人说七说八、说三道四的,我们也听到过。我觉得该怎么样看一个人的这个事业,从哪个角度上看,就像总书记说的,你要鼓励大家做事,不要怕,我们现在就是要敢于担当,这是我对杨晓阳第一个看法。

然后他们说你是评论家协会的主席,杨晓阳这个展览,我说我是外行,咱不能班门弄斧,谈两点小小的感受,他这个是一个写生展,晓阳的写生早期时候我看过,最近这些年的写生的变化很大我也看过,晓阳从年轻的时候骑自行车几千里路去写生,到今天当了什么校长院长,然后当了主席,现在是中国文促会的主席,还在写生,晓阳写了一辈子,写生了一辈子,他把写生当自己的生命。一个艺术家,总书记经常讲“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定不能离开这块土地。杨晓阳在西北大地上出生,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熏陶,他的家传、父亲母亲是搞文物工作的,父亲也是一个画家,祖辈也是搞书法,了不得,晓阳的书法很好,这还不够,这个不够。如果没有自己深入生活,真正的去了解这一块大地上的人民,人民是真实的,总书记讲是真实的、现实的,真正的把自己的身、心、情融入,融入到人民大众当中去,这个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且一时可以做到,长期是很难做到的。我经常看到我们艺术家,各个艺术门类的组织下去叫采风创作,三五天时间,走马观花搞回来了,那能行吗?晓阳是几十年如一日来做这个事,我觉得这就是总书记提倡的,我们的艺术家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应该像晓阳这个路子,应该是我们艺术家的路子。他是刘文西的学生,刘文西同志一辈子写陕西写陕北,刘文西先生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总书记看了以后说,我要是早看这个展览的话,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我就要举这个例子,这就是我们艺术家的方向。所以,对于写生深入生活,记录我们的人民,我们可爱的人民,我们这一些可敬的可爱的人民,总书记讲人民都是具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爱,有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忧伤,你要把他真实的情况写下来。几十年来大家看他的写生,看他的神态表情,他有一个前言,大家看我刚刚拍了一下,我不念了,前言谈到他对写生看法,如果写生仅仅是把那些你看到的东西,用色彩和线条把它如实的留下来,你的美术就完了。有了照相技术以后还要美术干啥,这一点我觉得是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深入生活,真正的扎根人民!

第二点,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在文代会上说,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有跟上时代的精品,要创造我们的文化经典。创新是很难的,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就是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不是属于荒腔走板的,搞怪;晓阳的写生,尼玛主席给定调叫做写意写生。同志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托物言志、于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意境深远、形神兼备,这些东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这些东西体现他的写生作品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对他来讲是一辈子都在琢磨怎么样的初心、创新,这个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应该要有的一个方向。习近平同志多次讲到,振兴十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几个月前他还讲到,要把中国传统的优秀的美学精神、美学风范,和当代的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什么叫当代的审美追求?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媒体的状况、对美的接受途径、展现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审美理念、趣味和体验都不一样了,怎么样去跟上现在这个时代。我个人的体会,它还是变化的,今天的审美追求到了明天就是过去了,到了后天就是以前了,所以这些东西要不断的变,这个“变”很难的,特别到了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年龄,所以我觉得杨晓阳这一点给我们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带来很深刻的体会,对我也是这样,我也向晓阳表示敬意。我是觉得晓阳同志是有天分的、是勤奋的、是有家传的,是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的。现在,正当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文促会里面还在干着事,他这一代人和其他的艺术家一起,正是一个好年华,我相信这一代艺术家一定会做出比我们的前辈更为优秀的成绩,这样才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也无愧于我们这么伟大的民族。

我们总说我们不能超过古人。怎么不能超过古人呢?大家一起努力。最后祝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写意写生作品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梁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