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国画院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写意画研究会协办的“大写意小画展|墨缘·坐忘——当代中国画写意小品展”在北京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办。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在研讨会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在研讨会致辞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在研讨会致辞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张晓凌主持研讨会
7月27日,为重拾中国画写意观念的精神价值及文化意义,“墨缘·坐忘——大写意小品展研讨会”在紫竹院公园问月楼举办。会上,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处处长缪祥流首先介绍了首届北京公园艺术季的基本情况。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先后致辞。研讨会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张晓凌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在研讨会上发言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永杰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工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陈鹏发言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钱晓鸣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发言
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会长李炜民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刘永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郑工,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原副所长陈鹏,《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钱晓鸣,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以及来自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的代表先后发言。与会专家围绕“写意观念的精神价值及文化意义”“写意中国画案头小品的形式内涵与外延”“新时代文化艺术中写意精神的当代表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展览前言
“大写意小画展|墨缘·坐忘——当代中国画写意小品展”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艺术公园·美好生活——2024北京公园艺术季”系列展览之一。展览展出了崔振宽、郭怡孮、谢志高、郭全忠、刘永杰、唐勇力、田黎明、杨晓阳、周京新、李孝萱、李晓军、何加林、陈鹏、姜怡翔、尚可、张捷、贾广健、刘西洁、刘万鸣、朱尽晖、林蓝、王兴华等当代中国画名家的小幅大写意作品40余件(组)。
展厅一角
展览展出的大写意画作既传承了中国绘画优秀的传统笔墨与技法,又融合了浙派人物明快秀润、浑厚华滋、元气淋漓的写意精神与古雅稚拙、苍厚朴茂、生活气息浓郁的纪实风格。展览作品不追求浓艳绮丽,雅俗共赏,有着极强的学术品位与探索精神,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尺幅短而造境深。
中国文促会主席杨晓阳接受媒体采访
大写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以其胸襟之宏大、气韵之丰沛、笔墨之简率而得到历代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倪云林之“逸笔草草”、吴昌硕言“画气不画形”、齐白石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随着历代先辈的实践,大写意不断被赋了更多的精神内涵,逐渐成为传统中国画体系中的“顶流”。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写意一度被时人所误读。尤其在民族危亡、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期,偏重实用性的“写实”绘画占据主流地位,大写意以其不重形似、易学难精的特点而饱受诟病,在当代中国画的创作领域逐渐式微。当下,面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大潮,探寻大写意背后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和时代担当。研讨会结束后,中国文促会主席杨晓阳接受了媒体采访。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全体人员合影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中旬。
展览作品
崔振宽 《华山小品》 35.5x45.5cm
2018 纸本水墨
郭怡孮 《南国花木》44x48cm 纸本设色
谢志高《短信》40×40cm 纸本设色
郭全忠 《种子》 68×68cm 纸本水墨
刘永杰 《矿工》 68X68cm 纸本设色
唐勇力 《水墨人物》 40×36cm 纸本设色
田黎明 《远方》47.5x43cm 纸本设色
杨晓阳 《丝路生活》 68×68cm 纸本水墨
周京新 《游2022》 35×46cm 纸本水墨
李孝萱 《幻灭·幻妄》 20.3x29.6cm 纸本水墨
李晓军《福禄》34×46cm 纸本设色
何加林 《甘南秋色》 34×45cm 纸本水墨
陈鹏 《池畔清声》 68×68cm 纸本水墨
姜怡翔 《傍晚时分》 45×46cm 纸本水墨
尚可 《写意小品》 68×68cm 纸本设色
张捷 《艺圃》 48×76cm 纸本水墨
贾广健 《写生系列之七中国画》 60×50cm 纸本设色
刘西洁 《水墨人物写生》 68×46cm 纸本水墨
刘万鸣 《残荷香》 33×33cm 纸本水墨
朱尽晖 《雲泉》 46x70cm 纸本设色
林蓝 《梅梢之四》 41×31.5cm 金箔设色
王兴华 《生民之九月之交》 34×68cm 纸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