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承办的“国风·中国雕塑邀请展”于10月下旬正式开展。这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成立之后,在学术上的第一个大型线上雕塑邀请展。本次展览共邀请了一百六十余位艺术家,共计三百多件作品,感谢各位雕塑家对本次展览的支持。
本次大型线上系列展第一迴共展出十五位雕塑家,他们是:地里木拉提·吐尔地、黎明、俞畅、张琨、何镇海、张永见、王少军、龙翔、黄兴国、朱勇前、罗小平、徐晓虹、刘艺杰、张克端、张卫东。(按照年龄排序)
(展览招贴)
我说几句开场白
文 / 盛杨
本次展览策划、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
近些年来中国的雕塑艺术很活跃、很繁荣。在这之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设立了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为当下雕塑事业又增设了一个舞台。我们热忱地欢迎雕塑家们,来登台展示你们的才华。
宇宙大自然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社会是无限丰富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也是无限丰富的。作为精神品类中的雕塑艺术,在表现大自然、表现人类社会,表现人们精神生活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无论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应当是也必须是多种多样,无限丰富多采的。
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所以人们的精神粮食——文化,总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也总是在弘其精华去其糟粕,交流融汇,勇于创新中得到发展。而它的根本的价值是让人们在它的艺术魅力的欣赏陶冶中得到高尚的精神升华,推动时代的進步。时代赋予我们雕塑家的使命,我们应勇于担当。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 是一个学术性组织。我们将和热忱于我国雕塑事业的雕塑家们共商合作,组织策划大家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和雕塑展览,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参展艺术家
地里木拉提·吐尔地
1957年生。维吾尔族 。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1997年国家教委公派访问学者波兰国立美术学院雕塑系。新疆艺术学院教授;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新疆雕塑学会副会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阿肯弹唱
铸铜 125cm×100cm×45cm 2007年
麦西来甫
铸铜 125cm×100cm×80cm 2019年
参展艺术家
黎明
1957出生。1985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88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1晋升为副教授,同年当选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任雕塑系副主任,1996晋升为教授。1996-2000 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2000-2004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2004-2017年7月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2020款战服
铸不锈钢 高45cm 2020年
马克思
不锈钢 高60cm 2020年
参展艺术家
俞畅
1957年生。2002年2012年任广州雕塑院院长。
原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雕塑院荣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客座教授。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展
综合材料 33cm×33cm×16cm
放
综合材料 800cm×1200cm 2021年
张琨
1957年生。陕西省雕塑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专家;30多件次作品入选七至十三届全国美展和国家级大展,其中作品《土坡坡》等十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亮相
铸铜 120cm×110cm×60cm 2019年
花辫子
铸铜 120cm×60cm×50cm 2018年
参展艺术家
何镇海
1958年生。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China·窗
青花瓷、木、铁、喷漆 160cm × 150cm × 50cm 2021年
窗里窗外
耐候钢、不锈钢 高420cm 2019年
参展艺术家
张永见
1958年生。1976年“下乡知青”,年底高考入山东济宁师专。1980年任教费县师范。1983年在济宁市“城市雕塑办公室”工作,2002年辞职,建立费县“后坡石艺术工作室”。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
钢板 、天然黄色太湖石 222cm×260cm×120cm 2018年
留风——梅兰竹菊图
太湖石、石材颜料 199cm × 120cm × 120cm 2008年
参展艺术家
王少军
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馆藏艺术品评审专家;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人与蛙
铜着色 290×160cm×250cm 2014年
星空
综合材料 240cm×220cm×240cm 2012年
参展艺术家
龙 翔
1959年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至今。历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造型艺术学院书记、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书记;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雕塑学会会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乌克兰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雕塑艺术教育、创作和雕塑材料视觉研究。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逆行者
米白大理石 110cm×50cm×40cm 2020年
古田会议
铸铜 400cm×280cm×60cm 2021年
参展艺术家
黄兴国
1959年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画院雕塑院院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
代表作品五件分别入选第八届至十二届全国美展,并有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交流展。分别于2016年5月,2019年9月在北京举办个展。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紫气
耐候钢 460cm×220cm×190cm 2020年
山骨
耐候钢 100cm×82cm×86cm 2020年
参展艺术家
朱勇前
1960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委会主任。
作品曾参加第七届 、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雕塑精品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共生共荣—2016中国雕塑邀请展”;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等。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明月千里
玻璃钢 61cm×30cm×35cm 2018年
醉拳
玻璃钢 42cm×22cm×36cm 2018年
参展艺术家
罗小平
1960年生。1987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2003年9月,任教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萨公共学院。2007年7月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15年9月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微光·万象系列(1)
陶、釉下彩 单件46cm×60cm 2021年
微光·万象系列(2)
陶泥 46cm×60cm 2021年
参展艺术家
徐晓虹
1960年生。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班。曾任合肥市城雕办主任,合肥市雕塑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春播大地
玻璃钢 2004年
大战京九
2001年
参展艺术家
刘艺杰
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室主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艺术中心主任;西安大唐芙蓉园艺术总监。现为美国当代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高级景观规划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酒神·仪狄
高120cm 2020年
女娲
石雕 高1900cm 2016年
参展艺术家
张克端
1960年生。1980年-1985年,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任教员;1988年11月-1991年2月,中法文化交流项目,受学校委派赴法国进修;1991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具象雕塑工作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退休。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夏季
铁板焊接 72cm×75cm×68cm 1989年
听妈妈的话校服
110cm×63cm 2012年
参展艺术家
张卫东
1961年生。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
参 展 作 品
CANZHANZUOPIN
树红
陶 80cm×80cm 2019年
斗客
综合材料 40cmx30cm×70cm 2018年
雕塑国风 ,正当其时
文 / 孙振华
本次学术主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后,在学术上的第一个举动,便是举办主题为“国风”的大型线上雕塑邀请展。
出手就显出了不凡。
首先是展览的开放和包容。
在“国风”名下,展览分为“国风徐来”,“国风依旧”,“国风新韵”三个板块,照我的解读,这三个板块肯定了中国现代雕塑自诞生以来,几代中国雕塑家为建构中国雕塑体系所付出的所有努力;肯定了几代雕塑家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肯定了中国现代雕塑新传统所蕴含的全部价值。
几乎每个为中国现代雕塑体系付出过努力和正在努力的雕塑家都可以在这三个板块中找到自己的的坐标和方位,发现自己工作的意义。
主持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工作的盛杨主任和陈云岗执行主任在艺术上向来以多元兼容,鼓励探索而著称;所以,这个首次亮相的展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雕塑专业委员会未来的学术主张和工作方向的一个亮相。
然后是在雕塑展览机制上的与时俱进。
展览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既突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可以将展览办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同时也充分照顾到了雕塑艺术在观赏上的特殊性。展览将邀请和自选结合起来,它既突出了展览所强调的特定主题,又避免了策展工作的视觉盲区,充分照顾到了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和选择。
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展览的时机和定位。
就展览邀请的雕塑家来看,都是当今活跃在创作一线的、成熟的、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他们“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可谓一时之选。然而,如何将他们聚合起来?“国风”就是他们最大的公约数。
纵观古今中外,就雕塑而言,最后能留在历史中的,还是语言和形式创造。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中国雕塑能不能为世界雕塑文化作出贡献?这将考验中国雕塑家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高科技时代,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时代,雕塑这种最典型的手工劳动还有没有意义?如何体现它的意义?雕塑如何在跟随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它的“初心”、留存它的“温度”、张扬它的“独特”?这些都是最紧迫的时代课题,也是在今天,大多数仍保持着手工劳动习惯的中国雕塑家最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雕塑国风,正当其时。
关于
国风·中国雕塑邀请展的话题
文 / 陈培一
本次学术主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公元二O二一年十月下旬,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携全体成员一一中国部分老中青雕塑家的优秀群体,在夲委员会成立之初,举办《国风,中国雕塑邀请展(第1迴)》,顺应防疫抗疫之时代要求,而以线下展的形式高声齐唱"大国雄风"。
此次展览,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的常驻展览,共分"国风徐来"、"国风依旧"、"国风新韵"三个篇章。形态各异、旨趣相殊的参展作品,将不仅"徐徐展开"先秦时期《诗经》之国风的"无邪"文化传统,而且将"涛声依旧"地赓续秦汉以来的"包容并蓄"文化传统,更为重要的是也将展现在新的历史时代,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翻唱杨柳枝",再谱"中华新韵",与全国人民一起创造的新文化传统所取得的成就。
让我们耐心地拭目以待这些精采瞬间的呈现,陆续地侧耳倾听那华美乐章的一一奏响!!!
话说国风
文 / 陈云岗
本次展览执行策划、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国风,颇有几分古意……因为中国历史久远,囯风绵长,故无论何时,谈到国风的话语时,便生出家国情怀的意趣来。
但是我们今天的展览名之为国风却不是为了怀古,而是为了开新!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始终是在继承自身古代雕塑传统与吸收现代西方雕塑艺术传统方面共同发展的,这本身便是一种开新的态势……这种态势延续至今,仿佛模式并未变化,但时间序列中的内容变了,是真的变了!
必须承认时代变化之快所带来的快乐与痛苦。雕塑,作为人类从事时间最久的一门艺术,它的概念与外延也在被不断地冲击中变得漫漶不清……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认为谁也说不清,那就让雕塑家们的作品去“说”,去慢慢地说。
很高兴,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又搭建了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院)的平台,多一块平台也就是多了一个为更多雕塑家展示技艺的舞台。偌大的中国,雕塑纵有一百个平台也不算多,因为我们着实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一个雕塑家日益增多的国家。
国之悠悠,风之长长;国之四维,风自八方…….愿我们的舞台能够容得下所有优秀艺术家的作品!
谢谢所有的参与者!